JSAD聯合設計團隊獲福建漳州星云書院系列設計
發布時間:
2015-10-13
來源:
作者:
熱烈祝賀由我院四所與清華大學、河海大學組成的聯合設計團隊成功獲得福建漳州星云書院(唐風建筑群落)規劃、方案、施工圖系列設計!
方案主要設計人員:
蔡蕾 江文婷 萬文霞 顏軍 周紅雷
1.工程概況
漳州市位于福建南部,是海西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,與高雄市直線距離350公里。漳州臺商云集,因此在漳州建設一個文化平臺,以修習、傳承和弘揚星云大師人間佛教文化、促進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的的期待迫切——此為本項目“星云書院”構建之緣起。
項目占地約398畝,地處漳州市南部,距漳州古城4公里、漳州市中心區6公里,西靠素有“南國佛窟”之稱的七首巖,東臨國道324線,周邊分布有萬畝荔枝海公園、水仙花基地及圓山風景區。基地距廈門機場51公里,離廈深高鐵漳州站8公里,處于閩南文化生態走廊漳州市區門戶位置,人文底蘊深厚,區位優勢明顯,自然生態環境優越。
地塊東臨九龍大道(國道324線),南北為現狀路,規劃將擴為10米寬城市道路,西側緊抵七首巖山腳下。場地西高東低、北高南低,高差較大,現狀從東至西為不同標高的多級零碎臺地,以苗木花圃為主,北側約有36600㎡荔枝古樹探入用地紅線。
2.總體布局
規劃方案對基地原始地貌予以整合優化,因地制宜布局臺地院落組群。空間塑造、功能設置遵循“以人為本”的策略,營造生態宜人的文化研修觀覽勝地。
項目建設總用地193520.27㎡,凈用地面積188047.78㎡,總建筑面積30520㎡,容積率0.162,建筑密度11.67%,綠地率61.9%,地面機動車停車位203輛。項目沿正東西向的書院空間軸,自東向西設置配套服務區、禪茶體驗區、書院區、參禪休息區等功能,并將星云廣場、中心湖區穿插設于各功能區之間,來訪者或可研習修行或可娛樂休閑,有交往互動的去處,有靜心怡情的風景,使用功能與景觀交融共生。
3.規劃思想
“星云書院”項目旨在打造一個研究、修習、體驗包括佛教文化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的高端平臺,凈化心靈、啟迪智慧、陶冶性情的文化園區,促進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合作的互動基地。故規劃的原則、定位、理念及設計策略如下:
規劃原則——文化傳承 生態休閑
項目定位——研究、體驗佛教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的平臺,
凈化心靈、啟迪智慧、陶冶性情的文化園區
促進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合作的互動基地
規劃理念——在“人間”,有“覺”悟
在“人間”——人間佛教 文化傳承
有“覺”悟——凈化心靈、陶冶性情
設計策略
·傳統文化: 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尊,發掘和發揮包括“人間佛教”文化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“正能量”.
· 水韻生態: 水是生態之源, 亦是佛理禪意闡釋之源,佛理與水性的相似性特征,催生出以水喻佛、彰明佛理和以水修佛、參水悟心等文化互釋。水與佛及禪詩意境之間的關系玄妙精微。設計以水系蜿蜒貫穿于書院各功能區片,利用水的動靜特點開拓禪詩意境,營造書院的知性和感性空間,以師法自然的生態景觀設計,提升環境感染力。
·以人為本: 通過"漸入佳境"的生態空間環境營造,獲得凈化心靈和完善人格體驗, 打造包括佛教文化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的修研高端平臺.
4.唐風設計依據
1、現存唐代木構建筑單體,包括山西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(單檐廡殿)、山西五臺山南禪寺大殿(單檐歇山)、山西平順天臺庵(單檐歇山)、山西芮城五龍廟(單檐歇山),以及河北正定開元寺鐘樓(單檐歇山樓閣)。此類資料是最直接反映唐代建筑面貌的實例,但是由于數量稀少,且歷經千年,許多構件已非原物,故很多群體關系、細部做法,仍然無法直接了解。
2、現存唐代壁畫、繪畫、石刻等圖像資料中的建筑形象,這類資料大量見于敦煌石窟等地,極其豐富,是我們了解唐代建筑群體組合及細部形式的重要補充。
3、唐代重要建筑基址,例如唐長安大明宮遺址、青龍寺等,對于了解唐代大型建筑群的格局及構造做法十分重要。
4、北宋《營造法式》。通過唐代建筑實例與宋《營造法式》的比較研究可知,北宋官式建筑制度是在繼承唐代建筑制度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,唐宋建筑形式在屋頂坡度、用材等級、斗栱形式上有明確差別,但是在模數體系、梁架關系方面,以及各部件的尺寸關系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。在掌握唐宋建筑差異和共性的基礎上參考《營造法式》所提供的大量詳盡數據和細節,是確定唐式建筑細部尺寸和比例關系的基本方法。
5、日本及朝鮮半島等地與唐代同時期的建筑遺物,例如奈良法隆寺、宇治平等院鳳凰堂等,這類建筑遺存的數量大大超過中國的唐代木構建筑遺存,其建筑格局和細部做法部分地保留了中國唐代的風格,因此也是設計的重要參考。